——记省政协委员、云南师德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苏根
本报记者 张居正 文·图
在日前公布的十三届云南省政协委员名单中,云南省总商会副会长、云南师德教育投资集团董事长陈苏根名列其中。
陈苏根是湖南省永州市人,现为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省总商会副会长,云南省湖南商会会长、党委书记,昆明台湘科技学校校长、云南师德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陈苏根先后荣获云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心理学高级研究员、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湘百杰人物、中国十大杰出民办教育家、宜良县“十佳管理能手”等荣誉称号。
立足教育事业
培养有用人才
自1992年在湖南省永州市创办永州剑桥实验学校以来,陈苏根先后在湖南、广西、江西、云南、四川等地创办多所全日制中小学、中专、高职院校,为中国民办教育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30年来的办学历程,陈苏根以满腔热血积极投身于民办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始终不渝。他从创办第一所民办学校——永州剑桥实验学校开始,便潜心办学、不求回报,将所有办学经费都用于学校滚动发展上,共为社会培养了20万余名优秀应用型人才,毕业学生98%都走上了理想的工作岗位。
“从事教育,就是从事公益事业,尽管走过的每一步有说不尽、道不完的艰辛,但其中的价值足以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陈苏根说,经过多年发展,如今的云南师德教育投资集团已形成了学前教育、中小学、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成人培训的现代化全程化教育生态链,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对陈苏根来说,教育也是一种“慈善”。他说,如果教育是创业,那么慈善就是一项事业,而这项事业的开启还要从创办昆明台湘科技学校说起。
2009年,受昆明市政府招商引资政策鼓励,陈苏根与云南结缘,在宜良县南羊镇创办了昆明市台湘科技学校。他凭着满腔热情,上下求索,四处奔波,以一砖一瓦的积累,一贤一才的招募,一分一厘的筹措,得到了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支持,使偏安一隅的学校脱颖而出,成为全国先进职业学校之一。迄今为止,该校仅在云南就先后为国家铁路、航空、海航、建筑、通信、工业制造、IT、公安、消防、餐饮、旅游、金融、农业、印刷、信息咨询、幼教、影视等20多个行业、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培养了3.8万名中高级技术人才,毕业生分别定向安排在省内外众多大型企事业单位260多个工作岗位上高薪就业,月薪4000——12000元左右,部分参与企业管理岗位的毕业生年薪达20万元以上,使毕业生改善了家庭经济现状,实现了人生梦想。
“教育本质就是‘真善美’,与慈善事业理念是一致的,都是给予其他人一些东西。所以,我认为做慈善不是简单地‘捐钱捐物’,而是要像做教育一样授人以渔。”谈及在宜良县办学的收获,陈苏根最大的欣慰就是看到了更多云南乡村学子的成长成才,一个孩子的成功,能让一个贫困家庭甚至一个乡村具备了发展的“造血功能”。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培养产业所需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是能满足产业、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教育,也是能够提升就业、服务民生的教育。
陈苏根在谈及办学理念时说,在昆明市台湘科技学校,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和城市经济困难家庭。而职业教育能使家庭困难学生直接掌握就业本领,或者说基本上都能掌握从事某一职业的技术技能,从源头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这也能有效帮助这些家庭困难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成立了“道德讲堂”和“弟子规”传播办公室,每周定期开展二十孝、传统八德、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等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德育素养,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懂得感恩、孝敬父母、回报社会,成为德才双修的优秀中职生。
资助贫困师生
助力脱贫攻坚
而今,昆明市台湘科技学校师生近万人,书声琅琅,楼舍巍巍。党和政府给予了陈苏根诸多荣誉和光环,他认为这些都不足为道,他什么都可以放下,就是放不下他为之痴迷的职教事业。陈苏根说,当初创办学校的愿望是让更多的适龄青年重回课堂,培养实用型人才,重塑他们的灵魂,拓展他们的发展天地,把失学者从彷徨苦闷中解救出来,让家长们从忧心忡忡中看到希望,让社会上减少惹是生非的因素,为工、农、商输送实用型人才。
陈苏根告诉记者,昆明市台湘科技学校对家庭困难学生实行减免学费、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平台、提供免费考驾照服务;对家庭特别困难的部分学生,除正常享受国家免学费、助学金的资助政策外,学校还另外减免了全部学费和代收费,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解决经济困难的问题,保障学生在校读书安心、稳心。在此基础上,学校还要求校内食堂和超市经营户按比例接收家庭困难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勤工助学活动,为勤工生提供在校伙食费并每月另外发放200元至300元的生活补助。学校为在校学生提供免费学驾驶证的优惠政策,为学生毕业后就业提供更多便利的条件。
自昆明市台湘科技学校创办以来,陈苏根就在宜良县安家落户,始终把职教事业看作普济天下善举,矢志不移地追求。他坚持将培养贫困家庭孩子成才作为民办教育的头等大事,在助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每年为农村贫困学生给予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补助,仅在昆明市台湘科技学校,每年就为贫困学生减免学费750万余元。在云南办学14年来,共资助农村贫困学生3000余人,资助费用共计6000万余元;2010年——2018年,共计为16位重病学生家庭捐赠医药费36万元;2015年8月,为昆明市台湘科技学校突发疾病去世的袁水根老师家庭捐赠20万元善款;2016年10月,为身患脑瘤的贫困学生廖艳红捐赠3万元手术费;2018年6月,为曲靖启光中学副校长李万忠(重病患者)捐款8万元;2019年9月起,每年出资600万余元无偿支付昆明市台湘科技学校在校成年学生驾驶证考试费;2021年1月,为昆明市台湘科技学校突发疾病去世的李树春老师家庭捐赠10万元善款;2022年1月,为昆明市台湘科技学校患病贫困学生王丹玲捐赠4万元治疗费。
办学14年,陈苏根扎扎实实地将昆明台湘科技学校从最初的数百人发展成一所近万人规模的职教名校,成为云南省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
共筑商会平台
推动滇湘繁荣
“饮水思源,致富图报,是一个企业家的良心和责任,社会多一分爱心、就多一分祥和、多一分温暖。”在陈苏根看来,从事民办教育更是践行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正是这样的信念和执着,让他在民办教育道路上始终保持初心、不惧艰辛,越走越坚定。2018年,成绩出众的他,被推选为云南省湖南商会会长。
在他看来,商会的公信力、凝聚力正是建设第二故乡云南的一支重要力量。正是这样一个认知,使他让湖湘文化的底色更亮,让云南更暖,也让他更用心地投入到商会事业发展当中。他充分利用湖南商会投资平台,汇聚在滇湘商力量、服务会员企业发展、开展投资兴业、吸纳社会就业、增加地方税收、参与公益事业、推动滇湘两地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会员企业在滇湘两地投资超千亿元、爱心捐赠超3500万余元。2018年至今,云南省湖南商会协助云南省投资促进局、昆明市政府、玉溪市政府在长沙、武汉、厦门等地招商引资,共促成8个重大项目签约,项目总投资达67亿元,为滇湘两省经济投资建设与发展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履行社会责任
彰显民企担当
陈苏根始终倡导善行助学、尊师重教的道德风尚。2017年12月,他为宜良县南羊派出所办公楼改造捐款10.8万元;2018年11月,他为宜良县南羊街道办事处墩子村村级公路建设捐赠3万元;2019年6月,他为“2019年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昆明站)暨云南宜良‘台湘杯’68道拐自行车爬坡挑战赛”组委会捐款10万元;2019年9月,他先后两次为“2019年昆明市‘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宜良烤鸭美食节组委会”捐款10万元、为“2019年宜良南羊首届荷花美食文化节组委会”捐款10万元;2019年9月,他组织发起“情暖童心·助力成长”等捐款活动,共募集善款107566元,定向捐赠给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的贫困小学;2019年10月,云南省湖南商会副会长彭晚华因突发脑干出血昏迷住院,陈苏根组织发动商会会员捐款8.9万元;2020年2月,他为抗击湖北省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捐款5万元及30吨新鲜蔬菜;2020年至2022,他组织发动云南省湖南商会会员通过不同渠道为抗击疫情捐赠200万余元;2021年1月,他带头组织云南省湖南商会会员为因病去世的商会原秘书长曾德虎家属捐赠10万元善款;2022年9月,他为宜良县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捐赠专项经费20万元;2022年12月,他带头组织云南省湖南商会会员为湘籍在昆工作意外身亡的范黎明家属捐赠10.8万元善款。
更可贵的是,陈苏根通过不断努力获得诸多荣誉后,仍然一如既往地求真务实,勇担社会责任,心系教育,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始终不忘服务于社会,他谦逊求实的精神和先进事迹一直激励着、影响着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砥砺奋进。